看著喜帖街、菜園村、龍尾泥灘、新界東北,城市的未來好像一片黑暗。為了經濟發展,為了土地炒賣,似乎什麼人文價值、人倫關係、自然保育也可以置之不理;但與此同時,年輕人對公共事務的關注和發聲、對公義憐憫的覺醒與堅持,卻讓人漸漸看見,這個城市散落著帶來希望的曙光!
我們聽見青年人一再呼喊:土地的價值是否只在乎呎價? 自然保育、農業生產難道不是一種發展方向? 今天的發展,往往要由將來的世世代代埋單找數,今天青年人難道無權為香港的未來提出可持續的城市藍圖? 年輕一代要怎樣發現自己獨特的身分和貢獻,發現心之所屬? 今天要如何踏出夢想世界的第一步?
誠意邀請你前來這次「突破 40 周年青年論壇」,共同討論、尋索城市的未來。同場我們還將設有專題地攤,匯集關注保育、關注土地的群體,跟參加者分享他們的工作成果! 論壇+地攤嘉年華,期待你的參與!
--
分題論壇一︰誰的土地?誰的香港?怎樣的未來?
香港不少可用土地都由大地產商控制及發展,我們看似失去對土地的參與權,亦窒息了新生活的可能。我們只能坐以待斃?其實不少青年關注香港的土地政策,並為未來發展提供無限想像及潛力。年輕人可以怎樣從中得到啟發,參與「土地議題」的討論、倡議及行動?